熊向晖是中国共产党一名传奇情报工作者,1936年12月他在清华大学秘密入党。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广禾配资,熊向晖被周恩来安排去参加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,到国民党第一军胡宗南部服务。而这一次行动,熊向晖千万不能暴露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,他就是中共安插在胡宗南身边的一颗所谓“闲棋冷子”。
初见胡宗南,熊向晖便展现出了他的优秀谈吐与学识。毕竟熊向晖出身显赫,他的父亲曾任湖北高等法院刑庭庭长、国民政府湖南高等法院院长。而他自己则是清华大学的学生。胡宗南提问服务团人员,问他们为什么到本军来。熊向晖不同于其他人,直言自己“要参加革命”,要秉承中山先生的口号: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现在,驱除鞑虏就是坚决抗日!这一番话引起了胡宗南的重视。熊向晖本身也正是一位爱国青年,但是他爱国也爱共产主义,爱共产党,只是在这里他表达出的是浓烈的爱国之心。熊向晖说,自己是自觉自愿来参军的,弃笔从戎,就是来参加革命,为了国家抛头颅撒热血。这番话也恰好触动了有抗日心思的胡宗南。
根据周恩来对国民党的熟悉和分析,胡宗南和陈诚是蒋介石最信赖的人。周恩来在陕北和斯诺讲过,胡宗南是蒋介石手下最有才干的指挥官,比陈诚出色,内心爱国,倾向抗日,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之一。虽说国共联合抗日,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,但是国民党到底有什么其他心思现在还犹未可知。周恩来主张未雨绸缪,先发制人,先部下闲棋冷子。而熊向晖也在董必武的讲解下知晓了自己作为“闲棋冷子”承担的重任和意义。
展开剩余82%董必武说,周恩来对熊向晖有三点嘱咐:
第一,不要急于找党。我们将设法找你联系,你不要着急,要甘于做闲棋冷子。
第二,要隐蔽党员身份,不发展党员,不参与服务团的领导工作,保持不左不右、爱国进步的政治面目,准备参加国民党,要领会中央宣言中提出的“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”,以此相机推动胡宗南继续抗日,有所进步广禾配资,但要做得自然,不要急于求成。
第三,在国民党里,对人可以略骄,宁亢勿卑,卑就被人轻视,难以有所作为,但也不宜过亢。国民党情况复杂,要适应环境,同流而不合污,出污泥而不染。革命者应有勇气,又不可以鲁莽。这就要发扬你肯用脑子、比较细心的长处,敢于和善于随机应变。
这三点忠告,无不体现出周恩来的高智商高情商。不急于找党,要坐得住冷板凳,是给熊向晖先泼一盆冷水,避免年轻的熊向晖因为热血冲动常常联系中共而暴露他自己,减少联系就能减少被发现的风险,保住熊向晖的安全。第二条隐蔽身份、树立不左不右、爱国进步的人设,则是让熊向晖能够在国民党内部有风波时能够保住自己。国民党内部时常有派系斗争,表现出左或右的倾向也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冲突,不利于熊向晖安稳待在胡宗南身边打探情报。熊向晖得符合胡宗南的口味,爱国抗日,但又不能左倾右倾。而且还要领会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精神,内外兼修,以体现自己对国民党理念的认同与尊敬。
第三点则体现了周恩来对人性、对国民党群体内部的细致观察与把握,在国民党里宁可骄傲不可伏低做小,毕竟熊向晖是官宦之家、清华大学出来的,有骄傲的资本,横一点更符合他的普遍情况。更何况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,在国民党里情况复杂,卑微的作态很有可能埋没在人群里,不能吸引长官的目光,那么就难以接触到高级的信息,那就真的是“闲棋冷子”了。
1938年,熊向晖被胡宗南安排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学习,其前身就是黄埔军校,第七分校的校主任正是胡宗南。由此一来,胡宗南就成了“黄埔大家庭”的一份子。1939年3月,熊向晖在军校毕业,胡宗南指定他在毕业典礼上代表毕业生致辞。此后,胡宗南又选定熊向晖担任自己的是从副官、机要秘书。这是什么速度?这简直是火箭般升职的速度!胡宗南对熊向晖如此重用,换做普通人估计就对胡宗南忠心耿耿了。然而熊向晖以身许共,再难许胡。
至此以后,熊向晖成了胡宗南的亲信助手,最特别的是替胡宗南起草讲话稿。写讲话稿这事儿听起来难度不大,但是熊向晖干得非常好。一次胡宗南在上台讲话前觉得别人的稿子写得不行,让熊向晖现场来写一篇,熊向晖15分钟就写完了广禾配资,胡宗南非常满意。这等文笔和这等才思,属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。而且熊向晖也很能迎合胡宗南的心意。胡宗南让熊向晖帮自己操办父亲的祭祀事宜,熊向晖办得非常细致,祭祀要准备的果盘、冷菜、热菜,热菜中还要有一只鸡,鸡头鸡尾各要留一撮毛。
连祭祀开始后如何点烛烧香、摆放蒲团和唱诵都安排得井井有条。胡宗南想到的,熊向晖办了,胡宗南没想到的,熊向晖也给办了。不得不说,周恩来选中熊向晖到胡宗南身边,慧眼识珠。而熊向晖也属实是个人中的人精,办事妥当,还热诚爱国,这样的人才谁不喜欢。胡宗南对熊向晖那是相当的喜爱和信任,这棋子的工作换了别人来干未必能如此合适。
1943年,国民党内又掀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。此时的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,正是焦灼的时候。1943年5月26日,共产国际又突然宣布解散。对于共产党来说这是一个打击,共产国际解散必然引起一些混乱,而中国共产党接受的共产国际援助不知道会受到什么影响。蒋介石也打算来个趁你病要你命,致电胡宗南,命其借此机会闪击延安,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,6月底前完成部署,行动绝对保密。
这时,“闲棋冷子”的作用体现出来了,周恩来的高瞻远瞩为处于弱势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了生机。熊向晖将蒋介石密电胡宗南的内容告知了我党的情报工作人员。
中共收到消息,自然是万幸,并且也采取了应对:7月4日朱德明电胡宗南,称路上听到传闻说国民党要趁着共产国际解散的时机缴共,这正是抗日最艰难的时候,咱们得团结,不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,这不是长法西斯士气灭我中华威风嘛。
胡宗南觉得坏了,谁泄密了?熊向晖早有准备,此刻应当获得一尊奥斯卡小金人。他当场表态,怎么可能是道听途说呢?这分明是有人泄密给共产党了,这人谁啊,必须查,给咱们蒋委员长一个交代!这招突出一个贼喊捉贼,大哥,你是知道我的。
胡宗南也不着急下命令,这时候谁都值得怀疑,越亲近的人越可能有问题。此处的博弈,两个人身上估计得有八百个心眼。胡宗南问熊向晖,该怎么查呢?熊向晖倒是不慌,请胡宗南指定专人专查此事,表面上都不要大肆宣扬。从现在起有嫌疑的人都不能再参与机密,不能让他们知道这一仗打不打。
这一趟下来,熊向晖表忠心表得斩钉截铁,堪称忠肝义胆,绝无二心,诚心可见。
然而这延安到底是打还是不打呢?已经被共产党听到消息了,中共必然有所防范,现在再打肯定要比之前闪击要困难一点。而且日军会不会也收到消息了呢?一旦开打,对于国民党来说就有可能遭到共产党和日本两面夹击,国民党还会因为主动背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失去声誉。国际上也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,国民党率先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调转枪口打自己人,会不会让美国和苏联都转而支持共产党呢?胡宗南的意见传达给蒋介石,7月7日蒋介石回复同意暂时不打延安了。不久,胡宗南手底下的特务头子刘大军报告有两起“泄密”事件,幸运的是,熊向晖并不在此名单中。
抗日战争胜利后,胡宗南决定推荐熊向晖去美国留学,等熊向晖回来能更好地帮助胡宗南的事业。熊向晖将留学事宜办妥,又正是新婚燕尔,便在杭州游玩。此时是1947年3月。胡宗南突然派保密局的人找到熊向晖,让他推迟赴美事宜。原来是蒋介石听闻美苏英法要开会解决中国问题,命令胡宗南迅速缴共,趁着会刚开的时候打,让美苏英法反应不及。而且胡宗南要求要政治军事两方面进攻齐头并进,宣传要比共产党还革命,要“解放”陕北延安。3月2日晚,胡宗南外出,熊向晖仔细阅读延安方案并记在脑子里。3月3日就向共产党情报人员王石坚通报了这一消息。此后,熊向晖又传来了蒋介石核准的攻打延安的方案,以及国民党拥有美国最新侦测无线电台方位的设备的消息。国民党已经侦测到山西兴县无线电台最多,判定中共首脑多在兴县。
这个消息非常重要,给中共中央带来了巨大帮助,让中共中央能够及时知晓危险。而熊向晖自己也没有暴露,不日便飞往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。待他回来,便是在共产党阵营当中出现了。
可以说,熊向晖凭借自身的努力,抓住了机遇,且在危险的境地中一次又一次传递出了重要消息,帮助共产党脱离难关。而在这么多年的潜伏生涯里广禾配资,他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。连胡宗南都认为他本质至纯,只是可惜先让共产党人收了他。即便是新中国成立以后,熊向晖也依然与国民党的部分将领保持着友谊。真正至真至纯之人,就是这样胸怀天下,海纳百川的人。
发布于:天津市利鸿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