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岁被亲妈狠心抛下易速宝,20岁却在赛场上拿过15个世界冠军,狂揽26枚金牌。
她靠着跳水彻底改写命运,可当年头也不回离开的妈妈,多年后却流着眼泪找上门认亲。
如今这么多年过去,她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到底咋样了?
跳水成人生转折
陈若琳是江苏南通人,出生在“梦里水乡”,可这个孩子的童年却一点也不美好。
对她影响最大的就是亲生父母,从陈若琳出生起,家里就从来没有消停过。
父亲和母亲的争吵声,几乎贯穿了陈若琳的整个幼年时期,终于在1995年,父母选择不再容忍,结束了这段婚姻。
展开剩余89%父母离婚也就算了,关键是这一对夫妻似乎谁也不想承担父母该有的责任。
因陈若琳还有个哥哥,母亲就选择带着大儿子一走了之,前往加拿大定居。
而父亲则将3岁的陈若琳“扔”给外公外婆。好在外公外婆心地善良,这才让陈若琳不至于流落街头。
为了减轻外公外婆的抚养压力,舅舅、舅妈将陈若琳收为“养女”,这也是后来为何陈若琳会对舅舅舅妈如此亲昵的原因。
可以说,如果没有舅舅舅妈,陈若琳不可能走上跳水这条路,更不可能成为大名鼎鼎的“奥运五金王”。
在陈若琳的心里,舅舅舅妈就像是亲生父母,为她操办着生活中的一切。他们不但教育她做人的道理,对她的健康成长也很重视。
小时候的陈若琳体弱多病,在老一辈的眼睛里,这就是缺乏运动而造成。为了强身健体,舅舅决定将她送到培训班去学习游泳。
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,在游泳班学习期间,陈若琳就像是金子一般辐射着周围的人。与此同时,陈若琳的表现也引起跳水教练高峰的注意。
陈若琳身材标准,而且各个动作都能做到无可挑剔,在高峰看来,这就是最好的跳水苗子。
可陈若琳年幼,哪懂的这其中的利弊,还是在舅舅的劝说下,陈若琳才决定到跳水队去试试。
只是万万没想到,这一试还真试出了名堂。
奥运夺冠,父女和解
陈若琳从小就很懂事,也不怕吃苦,在整个跳水队中,她也是最刻苦的那一个。
由于刚刚接触跳水,不懂得其中的技巧和方法,为了尽快融入易速宝,她往往是最后一个离开跳水台的那位。
另外为了控制体重,她几乎每天只吃一顿饭,坚持把体重控制在45公斤左右。
这样的毅力和耐性,让她长进很快,连高峰都说“陈若琳是我见过的,最聪明的跳水运动员”。
11岁那年,陈若琳参加江苏省举办的运动会,在这一场运动会中,陈若琳就像是一匹黑马,直接一举拿下少年组的冠军。
站在领奖台的那一刻,她让现场所有人知道了“陈若琳”这个名字。因为表现优秀,13岁时陈若琳又被推荐至国家队,接受更加严格的训练。
当然陈若琳也没让所有人失望,尤其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,她直接斩获两枚金牌,一跳成名。
可正当所有人为陈若琳的成就欢呼雀跃时,没想到她家里传来了坏消息。
在陈若琳参加北京奥运会期间,父亲成勇金因为急性肾衰竭住院了。
要说陈若琳和父亲,估计也就是只有“血缘纽带”这么简单了。
因为除了承担过陈若琳的部分学费和生活费以外,父亲几乎未尽过任何责任。
可父亲毕竟是父亲,打断骨头还连着筋,血缘关系无法隔绝。
再加上舅舅舅妈从小教育陈若琳做人要宽厚、善良,所以参加完颁奖典礼,陈若琳就奔赴医院看望父亲。
都说医院和病床,是人反思的最佳场地之一,陈若琳的父亲也是这样。
在见到女儿的那一刻,成勇金泪流满面,小声的说了一句“对不起”,那时候的他才感到对女儿满心愧疚。
但让他没想到的是,陈若琳很大度,才十几岁的年纪就表现出了许多成年人都未曾有的成熟。
她拉着父亲的手回答道“一切都过去了”,仿佛父女之间的恩怨就此化解。
而之后她对母亲的态度,更是让人看到陈若琳身上少有的地方。
母亲认亲
陈若琳是奥运老将,在运动员生涯中共拿下了15次世界冠军。可回头看看,那时候的陈若琳也不过是个只有20岁的小女孩。
她也是所有跳水运动员中,少有的能扛住发育期,一直处于巅峰期的运动员。
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,是陈若琳职业生涯中最后一次以“运动员”的身份和众人见面。
多年的严格要求和超负荷训练,导致陈若琳出现严重颈椎病,比赛过后,她不得不对外宣布退役。
每次参加奥运会,陈若琳的身上似乎总有特别的事发生,2008年北京奥运会,父亲因重病住院。后来2016年里约奥运会,陈若琳又遇到一件“大事”。
就在刚刚宣布完退役,多年从未有过任何联系的母亲突然出现,而且还说想要认回陈若琳这个女儿。
从小到大不尽养育之恩,到了功成名就时,却要回来认亲,这不免会让人浮想联翩。
有人认为这是陈母的“阳谋”,因为陈若琳有名有钱了,所以才想着认亲,这样能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还有人说陈母有心机,在游泳馆当着那么多人认亲,如果陈若琳拒绝,就会被认为是“不孝女”。
可无论如何,母亲毕竟是母亲,即便没有养育之恩,她也是陈若琳的生母。面对突然出现的妈妈,陈若琳还是选择了原谅。
只是原谅不等于亲密,认亲后陈若琳虽然也经常去看望母亲,可心里的那道坎会消失吗?这段关系恐怕用“客气而疏离”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吧!
如今的陈若琳已经33岁,可依然还是单身状态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,让陈若琳不敢轻易尝试结婚。
不过没有了家庭婚姻的负担,陈若琳就可以一心为体育事业贡献。现在的她依旧每天坚守在跳水场馆中。
只是不同的是,她不再是运动员,而是全红婵、练俊杰的主管教练。
有人说她狠,每天只吃一顿饭,体重掐得比秤还准,有人说她命硬,发育期、伤病关全扛过来了。
可只有她知道,那股子不服输的劲,是舅舅舅妈给的底气,是教练高峰那句“你能行”撑出来的胆量。
母亲想认亲,她选原谅,却也让关系停在“客气”里,毕竟有些伤,时间能缝补,但缝不成原样。
这让我想起一句话,命运能扔你进泥潭,但爬不爬得出来,得你自己说了算。
陈若琳没被原生家庭的烂摊子拖垮,反而用跳水砸出了自己的活法。
她原谅父母,可能是不想跟过去较劲,她把心血浇在全红婵身上,才是真正活明白了。
人生最牛的逆袭,不是拿金牌证明自己,而是挣脱枷锁后,还能点亮别人。大家说呢?
发布于:甘肃省利鸿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